徐明亮:专线物流的未来一定是大融合
2018年底,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投融资分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在安徽蚌埠隆重召开,德坤物流作为中国大票零担物流领军者,在本次大会中荣获“2018年度中国物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同时参与此奖项评选的还有顺丰、申通、圆通、德邦、安通控股、中谷物流、中通快运等百余家优秀物流企业。
物流行业发展20年来,从未像近三五年这样受人热捧。在万亿级市场规模的国内公路物流业中,快递、快运领域随着资本化进程,行业格局已基本形成,而占据90%货物运输市场份额的专线快线领域,目前尚没有具备一定市场规模的物流企业,德坤物流的目标就是打破专线市场这种“群龙无首”的局面。
德坤物流的前世今生
2016年4月,徐明亮干了一件冒险的事,他联合经营多年的品牌专线物流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一家新的企业——德坤物流,注册资本达1 亿元人民币。而彼时他执掌的明亮物流,已经是中国好专线深圳赛区 30 强之一,深圳直达往返六省区域,自有车辆 200 余台,年营业额 1.7 亿。
拿专线企业的标准来衡量,当时明亮物流取得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而徐明亮居安思危,以不破不立的魄力,销牌另立德坤,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为了追求专线的“中国物流梦”。
就个体而论,深圳市德坤物流目前是国内大票零担专线整合的领先者。不论是运营深度,还是运营广度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迄今为止,德坤物流有员工2200多人,日吞吐货物20000余吨,日发车量700多台,分拨场地50多万平方米,营业网点1000多家,自有运输大小车辆2500多台,已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完成12个一级核心枢纽和40多个操作中心。
“一直以来,总有人给专线贴‘小、散、乱、差’的标签,我反感这件事,为什么德邦可以做到高大上?不是因为专线就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许多专线人对自己没有要求!德坤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引领中国专线物流,实现业务覆盖全国,成为一家集干线运输、快运零担、整车业务、物流地产、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供应商。”徐明亮说道。
“以线组网、精准覆盖”日均货量破万吨
十家深圳明星专线,注销掉十几年的原有品牌,共同成立德坤物流,这种深层次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车”、“货”和“人”的问题。但是,“路”的问题,是摆在徐明亮及其团队最重要的课题。
为了解决“路”的问题。2016年4月,德坤供应链投入运营。不同于传统快运的“区域覆盖”和小吨位公路路由模式,德坤坚持“以线组网”、“精准覆盖”的方式,现已在全国范围内构建完成12个一级核心枢纽和40余个保障枢纽,并发展线路300余条,实现日均货量破万吨。
同年8月,德坤供应链通过专线、加盟网络、网点、3PL、三方经纪等业务的“大开放、大融合”战略,打造智能陆运骨干网,与此同时,发布人才、客户差异化定位、信息化、品质、成本、产品、品牌、网点加盟、干线加盟、三方合伙人“十大战略”,致力于成为一家综合性物流服务商。
2017年5月,徐明亮宣布德坤将聚焦产业供应链,做最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商。为此德坤供应链开始着手打造的全国高效率标准化的干线运行网络——“中国智能陆运骨干网”。
该网络通过“快线”的运营模式,形成以线组网、点点直达的高效率运营体系,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实现一站式直达,降低货物的装卸次数,提高物流的转运效率。同时,以全自营的方式,在各城市枢纽实现大货零担的规模化集约将原来专线一天一次的规律分拨提升为每日多次定时分拨,提升物流的运营时效,提升枢纽的周转效能。
正因为一站式服务带来的供应链效率提升,包括比亚迪、迪卡侬、沃特玛在内,越来越多的大客户选择了德坤供应链。货物的集聚让德坤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开通线路,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网和货之间形成良好的正向促进。
深受资本青睐,德坤持续升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和物流的深度融合,物流行业获得了极其迅猛的发展。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连续5年保持下降态势,而同时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货运量等指标均在增长,物流行业沿着降本增效趋势一路高歌猛进。
随着国内多家物流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并表现出持续增长型,资本市场已经意识到物流将成为投融资的又一黄金行业,开始将注意力从“共享经济”等领域转移到物流行业。
2018年4月,海尔资本完成了对德坤的数亿元投资。据悉,海尔资本投资德坤供应链,一方面是资本平台把握风口,顺应时代需求所作出的一个投资决策;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其作为领域内第一批践行“织网”战略的企业,有很大的可塑性与发展前景。
当前,德坤通过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的大票零担网络,在保持传统专线物流配载能力强和服务灵活等特点的基础上,持续推出“一票通”、“德坤快线”等运输产品。
在徐明亮看来,专线物流的未来一定是大融合,通过整合物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一站式标准化的综合服务网络,德坤最终会如愿成为中国专线的脊梁。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